平昌县优秀教师事迹展播⑲ || 潘洪波——以爱育人铸师魂,润物无声践初心

更新日期:2024年718    来源:四川先锋网

 

 

 

 

心有桃李花自芳,

三尺讲台志更锵。

  潘洪波,男,48岁,平昌县星光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从教28年,先后获得“平昌县优秀班主任”“巴山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以师爱为桥,陪伴学生成长

 

  “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这是潘洪波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来说,他有着洗衣做饭的慈母之常,有着瞪眼怒斥的严父之厉,有着无话不谈的挚友之亲,更有着躬行力践的良师之范。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潘洪波早已来到了操场迎接他的孩子们,用一个温和的微笑、一声亲切地问候,开启一天的日程。午间,与孩子们的游戏互动、知识探讨、心语交流,是他一天中最欢乐的时光。晚自习后,他总是要看到孩子们酣然入睡后方才离去。这是他每天的工作日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星光实验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学校大多都是留守学生。潘洪波所带的班级有一名叫小俞的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缺少陪伴,沉迷于影视剧,在校内学着影视剧里拉帮结派,甚至寻滋生事、敲诈勒索。潘洪波知道后,并没有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将小俞接到自己的寝室,与他同吃同住,共学共乐,既悉心辅导,又严厉监督。最终,小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潘洪波用3年的真情陪伴,唤回了一个迷途少年。另一位叫小阳的学生,出生单亲家庭,性格内向胆小,母亲为生计外出务工,求助潘洪波代管孩子,潘洪波顶着赡养老人、养育幼子的压力,毅然将小阳接到自己家中,将他视如己出,与他一同上下学,两年关怀备至的照顾,潘洪波成功地将孩子送入了高中的大门,圆满完成了家长的重托。

 

 

  像这样的留守学生,潘洪波自己也不知道陪送了多少,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辞藻,更没有惊天壮举,有的只是平凡的举动,温暖的守候。他用拳拳爱心安抚躁动的学生,用片片真情挽留迷途的灵魂,这不停的脚步来自心底那份对学生纯粹的爱,更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以专业为魂,激发课堂活力

 

  作为语文老师,在潘洪波的课堂上,没有ABCD的琐碎,没有能量守恒的困扰,有的只是五千年文字运用的美妙。他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文化内涵的领悟。

 

 

  “长杆杆(gān),短杆杆(gǎn)”“名词劲(jìn),形容词劲(jìng)”,在多音字教学中,他常常以顺口溜的形式从词意、词性等方面加以区分,方便学生记忆和使用。在病句修改教学中,他更是幽默风趣,“重复病句根在贪得无厌,删一即可”“把‘句式糅杂’理解为‘水陆相混’,只需各行其道便可一清二楚”!他甚至用“柳韩王,三苏的藕(欧)蒸(曾)熟了吗?”把唐宋八大家从书房领进了厨房,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获得快乐。

 

 

  潘洪波始终认为中学生就应该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作为中学生的老师更不能泄了气,“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用这股精气神,给课堂注入别样的热血。在他的语文课上,有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百家争鸣”的学术介绍、“唐诗宋词”的经典诵读,“狗啃河上骨”的妙对分享……时而是慷慨激昂的演讲,时而是抑扬顿挫的朗诵,时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论,课堂上有他开怀大笑的兴奋,有他如诉如泣的凄伤,有他教鞭惊桌的肃然,有他闲庭信步的悠然,无不洋溢着无限热情,蓬勃出无限生机。他帮助学生树立了“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贯注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锤炼了“千淘万漉始见金”的意志。

 

以坚守为笔,书写教育情怀

 

  28年的教学生涯,潘洪波做了27年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一项平凡的工作,一个普通的岗位,潘洪波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灵魂的凝聚者。他让情感与情感共鸣,让此爱与彼爱交融,用智慧与爱心照亮学生的前行路,用陪伴与守候撑起一片教育的浓荫。

 

 

  晨钟暮鼓,寒来暑往,潘洪波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以校为家,时时以大局为主;勤耕不辍,默默地操劳奔波。他对事业始终怀着火一样的热情,以赤诚之心坚守岗位,乐观面对磨难,从不将自己的苦诉诸他人。

  2016年春,潘洪波的父亲患癌,必须到成都接受手术治疗。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他仅向学校请了3天假,送父亲到成都,不待父亲术后清醒,他便匆匆回到学校,将照顾父亲的重任交给了兄妹。祸不单行,父亲术后两天,潘洪波的小儿子手臂骨折,他将小儿子送医后又把照顾幼子的担子甩给了妻子。

 

 

  去年,潘洪波生病住院,他没有告知亲戚朋友,独自一人走上手术台接受4个多小时的手术,期间只有一名学生陪伴两个小时。术后第三天,潘洪波便忍着病痛回到学校上课,课后再到医院治疗,就这样经历一个月“学校-医院”两点一线的重复,他没有落下一节课。他把为人子、为人父的愧疚,化作为人师、为人范的担当,无悔的付出,让他收获了不斐的成绩。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育花苗,一颗丹心一生秉烛献华年。

他,心有信念,躬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