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
更新日期:2024年8月30日 来源:人民邮电报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
日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扩量、增效、提质、挖潜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我国5G、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持续取得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提升,支撑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积累壮大。具体来看:
在扩量方面,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周期,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由10万亿元增长至30万亿元用了约6年时间,由30万亿元增长至50万亿元,仅用了约4年时间。
在增效方面,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占比来看,2023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发展动力。从增速来看,2023年,数字经济持续支撑经济稳增长目标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5%,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在提质方面,数字经济融合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比重由2012年的约3∶7发展为2023年的约2∶8,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为18.7%和81.3%,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融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具体来看,2023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10.0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7%,高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表明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强大的技术产业支撑能力。而2023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3.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0%,略低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表明产业数字化发展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在挖潜方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向深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从绝对规模来看,2023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78%、25.03%和45.63%,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入。从相对规模来看,2023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同比分别提升0.32、1.03和0.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增幅首次超过第三产业。
在区域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彰显发展活力。从规模来看,2023年,18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个地方。从占比来看,2023年,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50%,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美欧等发达国家。从增速来看,2023年,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地方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支撑经济稳增长遵循一定的规律。
从供给端看,以“数字投入”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数据显示,数字投入对劳动生产率提升贡献明显高于传统投入。从产业贡献来看,数字投入对三产劳动生产率提升整体贡献最大。近10年三产数字投入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平均贡献率达22.4%。从投资回报来看,2015年—2023年,数字资本平均回报率达14.6%,高于传统资本回报率3.6个百分点。
从市场端看,以“充分竞争”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在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市场结构下,有大量的竞争者参与市场竞争,没有出现明显的垄断或寡头垄断情况,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明显,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从需求端看,以“数字弹性”牵引经济外延式复苏。2023年数字消费平均收入弹性为2.9,远高于线下消费的0.4,数字消费逐渐向“正常品”靠拢,深度融入居民日常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畅通经济循环,还能够增强经济韧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动能引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标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涌现,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达22.5%,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中占比超过五成,成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核心标志。
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5G技术发展进入“下半场”,人工智能加快技术攻“尖”,脑机接口提速“接入”现实,不断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
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提供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一方面,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建设,为新质生产力丰富要素供给;另一方面,“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落地实施,为新质生产力拓展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壮大新质生产力新空间,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创新动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走向精准施策与规模普及。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速构建,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当前,我国数字化治理已经步入助力治理体系重构阶段。数字经济发展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数字市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数字监管服务优化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正在构建,数字治理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面向“十四五”攻坚期,报告指出,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一是创新发展数字技术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经济发展新支撑;四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营造经济发展新环境;五是持续畅通市场高效循环,构建经济发展新体制。(作者: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