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六尺巷 style”:基层治理新范式

更新日期:2024年1028       来源:四川先锋网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过去家喻户晓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邻里相让的佳话,更是蕴含着深刻智慧与价值的文化瑰宝,如今已演变成一种独特的 “六尺巷 style”,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范式。

       “六尺巷 style”之深挖“中华智慧”:解锁基层治理的古老密钥。六尺巷的故事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而今看六尺巷所在地桐城设立了300多处“六尺巷调解室”,安庆市建立了1555个“说事点”,都是采用了“六尺巷工作法”,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和基层治理的全面升级。我们要深挖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基层干部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基层性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到基层发展进步中,通过实践推进基层理论创新,在工作中打破常规、传统思维定式,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出既有深厚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形态,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六尺巷 Style” 之坚持 “谦和礼让”:培育基层治理的和谐之花。“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故事中的张英是康熙朝的大学士,作为“龙眠五才子”之首,他有很多手段逼老家邻居就范,但收到家书之后,他放下身段,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写了那封回信,避免了矛盾激化和事态升级。面对矛盾纠纷做到谦让、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孔融让梨,还是张英让地,都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伦大爱。在当今时代,礼让精神更具有时代意义。同事间的相互礼让,能有效缓解矛盾,维护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邻里间的相互礼让,能更好地诠释“远亲不如近邻”;网友间的相互礼让,才能营造一个积极且健康的网络环境。 作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谦和爱民,做好榜样。古人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用谦和镶嵌我们的工作,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六尺巷 Style” 之善用 “德治法治”:构筑基层治理的坚实堡垒。“德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则格”,六尺巷的故事生动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也蕴含着法治精神,张吴两家在僵持不下时,双方都没有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往往比张吴两家的矛盾更复杂、更棘手,广大基层干部要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打好德治与法治“组合拳”,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既要加强基层道德建设,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运用好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的问题,强化基层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垒实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作者:河北省定州市杨家庄乡人民政府 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