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强化监督之责,解“登记难”护“安居梦”
更新日期:2025年1月6日 来源:巴蜀党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住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根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在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街镇,易大姐在历经13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拿到了房产证,这份喜悦背后,是众多群众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得到解决的真切渴望。
“登记难”问题,看似只是一个手续办理的难题,实则是困扰群众生活的一块“心病”。房产证,不仅是房屋产权的法律凭证,更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就像易大姐一样,房子建了多年,却一直没有房产证,心中始终悬着一块石头。在湖南全省范围内,有452户提出办证申请,众多家庭在等待中焦虑,在期盼中无奈。这些等待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活不便,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而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列入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积极作为,推动职能部门解决群众住房急难愁盼问题,这无疑是对民生情怀的生动诠释。他们以实际行动,将群众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心头事”,全力以赴推动问题解决。截至目前,解决了1280个住房问题,完成16.44万户不动产登记办理,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心与幸福。
然而,在解决“登记难”问题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冷硬横推、索拿卡要等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更破坏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些问题,循线深查,严肃查处相关问题396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8人,留置11人,彰显了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为解决“登记难”问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它不仅需要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更需要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形成长效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是顺应民心的重要举措。只有让广大群众居有所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登记难”问题能够彻底成为历史,每一个家庭都能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心享受生活的美好,切实护航人民群众的“安居梦”。(作者: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