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财政力量” 为巴州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势 ——巴中市巴州区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
更新日期:2025年1月8日 来源:巴蜀党建
刚刚结束的巴中市巴州区委六届九次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为全市“四区三地”建设再立新功、多作贡献的战略部署。全区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聚力“带好头、走在前、作示范”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举措、狠抓落实,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姿态,努力在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担当、干出新气象、创造新业绩。
一是树立“发展为要”理念,持续加强财源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完善财政、税务、金融、国资国企、特许经营权贯通融动政策体系,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资源,加快国有士地熟化和出让进度,为地方财政持续增收添能赋力。坚持财税联动、部门联动,持续挖潜增收,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各类税收和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二是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建设幸福巴州提供坚强财政保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确保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加大教育、医疗、社保和政府承诺民生实事事项保障力度,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精准研判政策投向,为推动项目投资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精准研判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投向领域,会同发改等部门用好各类财政工具,保持与上级财政部门密切沟通,多渠道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支持扩内需补短板,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促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加大地方产业投入。
四是树立“改革创新”理念,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为持续释放改革创新动能贡献财政智慧。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取消支出基数、打破固化格局,按照“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确定的支出顺序安排预算。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拓展财政重点评价范围,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财金融通支持,用好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转贷引导、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树立“花钱必问效”理念,全面推进绩效管理,为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彰显财政作为。全面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持续开展中省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项目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机制,坚决压减低效、无效投资,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扎实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减税降费、基层“三保”、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常态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加强财政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调,切实提高财会监督质效。
六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财政金融风险监测,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贡献财政力量。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稳妥化解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兜牢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深化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处置涉众金融案件。加强国有企业平台债务管控,规范融资管理,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科学管理机制。(陈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