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以“三心”为笔,绘就人才“新画卷”
更新日期:2025年1月10日 来源:巴蜀党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需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方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绘就人才“新画卷”。
秉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诚心,栽好“梧桐树”,广开进贤之路,绘就人才“汇聚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的竞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就像“梧桐树”,能够吸引“金凤凰”纷至沓来。要想引来人才,就必须以最诚挚的态度,打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立足实际,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构建“引得进”的机制。要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配套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打造“留得住”的生活环境。还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让人才切实感受到诚意,引得四海贤才汇聚一堂。
永葆“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耐心,育好“成长林”,精耕培养沃土,绘就人才“成长图”。人才成长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培养与历练。培养人才,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保持耐心与恒心,精耕细作人才培养的“责任田”。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精准滴灌。要注重实践锻炼,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人才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人才成长筑牢根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人才如茁壮成长的树苗,终成参天栋梁。
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用好“指挥棒”,激活人才效能,绘就人才“奋进图”。“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各有其长,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让人才发挥最大效能。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以“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原则,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大胆使用人才,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他们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激励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奋勇拼搏,共绘人才“奋进图” 。(作者:江西省都昌县和合乡人民政府 余 超)